水塔掛架施工注意事項
(1)由于吊架高度和上料高度之間距離很小,卷揚機操作要求十分小心并使用行程開關控制。
(2)不能在剛砌完的筒身上提架子。每次提架子時,應在上部留出3一5層磚。
(3)窗洞上下三層磚范圍內不能箍架子,以免砌體變形。
(4)水柜底部筒身上留設的120×190毫米穿方木的洞,拆出方木后應該認真堵塞。
(5)綁挑架內排立桿時,應靠近水柜底板,以增大架子寬度,減小受力桿的彎矩,故支模時應注意水柜底模板不要伸出。
前言
磚砌水塔和煙囪要做到安全施工、降低成本,架子形式是關鍵問題之一。目前廣泛使用的外架子工作量大,技術要求高,消耗大量的鉛絲和木材。而內架子由于工作面狹小,不利于加快施工速度。有些水塔上部設有水箱,也不能采用內架子施工。近年來采用掛架水塔施工,效果良好?,F將水塔施工情況介紹如下。
一、掛架構造
在完成基礎水塔施工并回填后。搭單排簡易架,將磚筒砌至4.5米(即一根架桿可砌到的高度),然后用掛架砌筑上部磚砌體。
掛架由4片緊箍圈和10個三角架組成。緊箍圈(圖1)用6毫米厚、30毫米寬鋼板彎成與水塔筒體相同的弧形。10個三角架掛環等距離地焊在4片緊箍圈上。4個料架底座二二成對,每側一對,先焊在鋼板上,然后再把鋼板焊在緊箍圈上,以便用時料架可離開磚支筒。
三角架(圖2)立桿上用螺栓接高1.3米,穿兩道圓鋼欄桿,另配10根1.5米長方鋼管。
二、使用方法
使用時先將4片緊箍圈安裝在磚筒上(注意將一個接頭靠近上部大平臺的一邊,,以便水塔施工完畢后卸架子),再掛上三角架。在三角架上鋪板,外側和下部設安全網,形成一個外工作臺。
上料架(圖3)是將兩根Φ51毫米鋼管插入并焊在緊箍圈的Φ63毫米鋼管內,上擱一根橫木(可用兩根架桿相對綁成),兩端均挑出1米,上掛滑輪。兩個吊籃尺寸為60厘米見方,50厘米高。吊料時利用卷揚機正、反轉在兩邊交替上下。
提升架子時,在磚筒上按十字交叉擱二根方木(此處砌得稍高),端部略挑出筒身外,兩端各掛1個1噸吊葫蘆,吊著4片緊箍圈的4個接頭處(接頭處做4個吊環)。松開螺檢,用吊葫蘆慢慢提升架子,提升到預定高度后再緊螺栓,然后摘去葫蘆,拆去方木,完成一次架子的提升。拆下的方木綁在料架鋼管上,無須吊至地面。
架子提至上部大平臺底即停下,支模、綁鋼筋,灌混凝土,施工完后再砌上部筒身。同時放l0根100×170毫米方木,挑出筒身2米,位置要對準三角架上的鋼管。其中4根方木分上下兩層用8號鉛絲綁成通長的2根。在其上進行水柜底板支模,并搭設挑架(圖4)進行上部施工。此時Φ51毫米鋼管和橫木己拆除,滑輪可掛在挑架外排橫桿上,鋼絲繩不再橫貫水柜,直上直下即可。
拆除架子時,在錐頂角鋼欄桿上擱一橫木,端部挑出頂蓋,掛滑輪向下放料。拆除掛架時,一邊用卷揚機,吊著,一邊用兩根大繩綁著緊箍圈的兩片端頭,然后卸下靠近平臺邊的一對接頭螺栓,慢慢松繩,使用卷揚機放下。接近地面時卸下三角架,落地后卸下螺栓,收好緊箍圈備用。
砌磚筒身時,架子上有砌筑工人6名,另配4名壯工,每邊2人接料傳遞。每砌完一步架就用方鋼管一頭支承在筒身上,一頭擱在三角架立桿上,鋪上架板再砌一步架。隨砌隨勾縫。
由于料架起重量較小,水柜混凝土施工分水柜底、壁、頂三次進行。在施工水柜底板混凝土時,為防止吊料時震動,先搭臨時吊架,即立桿不和底板下方木綁扎,而用斜撐固定。
在雷雨季節施工時,應從開始施工時就將避雷針引線自下向上安裝,并和掛架接通,接地線在回填時先行安裝,以保證施工安全。
三、施工實踐
實踐證明,掛架的穩定性和剛度都很好。在大風情況下也無需采取加固措施,使用不受場地限制。不需要技術較高的架子工,可減輕勞動強度。設備簡單,使用方便,效率高(1小時左右即完成架子提升)。
使用掛架(僅在水柜部分搭設挑架)大大減少了架子工作量。減少了搭拆高架子所帶來的危險,砌磚過程中也避免了架子工穿插作業。
使用這種方法己施工了6座水塔(20米高1座,24米高2座,28米高3座)和5座磚煙囪(高度為40一50米),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