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防治水塔滲水,提高水塔結構自防水能力,水塔施工縫的留設、處理至關重要,它將直接影響到水塔的防水效果。在全現澆倒錐殼水塔施工實踐中,對施工縫采取如下作法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
一、施工縫留設部位
全現澆鋼筋混凝土倒錐殼形水塔施工順序為:(l)環托梁下部支筒;(2)環托梁及與其有聯系的部分支筒;(3)環托梁上部支筒;(4)下環梁、下錐殼、中環梁等。
根據以上水塔施工順序,施工縫留設部位如下:支筒施工到環托梁下標高,留設施工縫1一l;環托梁和與其有聯系的部分支筒混凝土同時澆筑,留設施工縫2一2;水箱部分混凝土必須連續澆筑,只允許在中環梁上部留設施工縫,考慮到上錐殼下部受力筋需錨入中環梁,將施工縫留在中環梁頂標高以下100mm的位置,即3一3,見圖1。
二、施工縫的留設辦法及處理措施
水塔施工縫2一2位于水箱最下部,水壓大,是最薄弱的部位,處理不當有可能成為滲水路徑(圖2)。
由于現澆,水箱下環梁與支筒間不留間隙,E點同下環梁頂標高一致。此部分滲水途徑為EAB和EACD兩條,其中EAB滲水路徑比EACD滲水路徑短,滲水可能性大,為防水關鍵。EAB滲水路徑中支筒壁厚僅180mm,且鋼筋密集。
一般水塔施工縫處理常規作法為:
按要求在平縫中間埋設鋼板止水帶,鋼板厚3一4mm、寬40cm。這種處理方法的防水效果雖佳,但鋼板需加工成圓形,而且要安裝在水平縫中間位置,操作難度大。
在實際水塔施工中,采用如下作法:
在AB縫外周邊留設70mm×50mm臺階形施L縫??紤]到鋼筋密集,混凝土澆筑前用雙層鋼絲網做“模板”隔置,初凝后擁涂鋼絲網,再用人工修整。這種作法操作簡便,水塔施工速度快,而且臺階形施工縫作法比常見的凹槽作法易于清理。
對EACD滲水路徑,為了避免影響上部下環梁鋼筋的綁扎,故不在DC面上留設凸槽,而留設100mm×100mm凹槽。
除了進行上述處理外,還應對下環梁混凝土需接搓的支筒外側面,EAC、DC除凹槽以外的其他部分,AB除臺階外的水平縫進行全面鑿毛,并清除浮漿及松動的石子。
下環梁嵌人凹槽內可以改善它在環托梁上的抗滑性能,在澆筑環托梁混凝土時留設插筋,使下環梁與環托梁能成為一個整體,也用插筋承擔滑移產生的部分剪力。